闊別了三個星期有多的鍵盤,翻開三星期來日積月累一筆一筆寫下來的手稿筆記,巴黎街道的瑰麗、滿街的玫瑰、麵包的鮮味……一切都如浪濤湧現。這三個星期絕對是無可比擬的一份體驗與學習,回頭的這刻,我為當初那冒險的決定,非常興幸。
在花都燈城讓我著迷的並不是那高聳的鐵塔,也不是宏偉繁華的凱旋門與大道,是巴黎的現代藝術文化心臟 -- Le Centre national d'art et de culture Geroge Pompidou < http://www.cnac-gp.fr/> (龐比度中心 )。她是在1969年由當時的總統Geroge Pompidou 宣布興建的,在六百多個團隊經過一年的激烈競爭後,由意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和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的設計勝出。但由於設計太過前衛,與當時的巴黎城市面貌非常不一,於是惹來極大的爭議,而規劃則於 1972年開始動工,1977年正式落成。 中心的外觀就如漫畫世界裡的工廠一樣,玻璃外牆被大小色彩不一的喉管和支架所包圍,這是為了讓中心內裡的空間靈活度達至極點。莫說當年巴黎市民不能接受這龐然巨物兀立在高雅的城內,今天她也是站在時代的尖端,讓每個來參觀的人都為她驚訝。說實話她不算絕色漂亮,但卻有種迷人的魅力,讓藝術的氣息從內沁出來,是種與別不同的氣質,是現代藝術的前衛、哲學與與生活相連的親和力。 館內一共分為四大展覽區,一個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兒童展區與書店及咖啡廳,應有盡有。
四大主題展覽,當然叫人目不暇給,我走走停停,寫寫畫畫,一共花了兩個下午才算勉強完成參觀,是說勉強,因為還沒有仔細的去看每件展品,思考和了解更多設計者的意念。展覽,不是單進去看展品的,由踏進去的一刻,就已經是走進了藝術品之中,每分的佈置都是經過設計,光線音效都是細心調配的,如油畫上的每點筆墨,多一點少一分都不行。順步而行,彷彿行進另一個真實又虛無的世界之中,黑墨淚雨的幕頂,伸手不見五指的放映室,不斷重複破壞建造的一刻,蒙頭婦女的嚎哭,污染物下的巴黎實景……
默默寫筆記的我,被身邊帶濃厚美國口音的對話吸引著,「這到底算甚麼藝術?如垃圾一樣的東西,就等於現代藝術啊?哈?」此時我抬頭,看到牆上的一句話:「An artist, philosopher and poet who never saw art as an end in itself, he invites us rather to use his works as spring to awareness. (Robert Fillion 1968) 」對啊,就是叫人看不明白,又算不上美觀,更談不上巧奪天工的手藝,但這不單單是作品一件,是引發思潮的工具。在羅浮宮中,也許可以不理畫後靈魂,單嘆一句漂亮絕倫,但在這裡沒用心去體會那些背後的靈魂思想的話,浮在半空支離破碎的布偶、方格中重複來回走進的白衣人、拍翼想飛的女性下體等等,都只會成為觀者眼中的垃圾。 三星期內五次遊訪龐比度中心,可以的話我還想再來,再次仔細細味每段展覽,抱著課本,與細眼看著人們的靈魂們談多一點,體味多一點藝術、哲學與思想,從課本裡活脫脫走出來的艱深理論,原來可以這麼有趣與感動。離開時回頭看這龐然巨物,的確,她是屬於巴黎的,因為巴黎的自由博愛平等,才容得下她的前衛破格;因為巴黎人對品味與尊重的堅持,才能讓藝術家無所顧忌去發展。遷館別處,只怕她成了他人眼中的垃圾廢物與色情不雅,被無知的人們無情踐踏。這樣的話,我情願每年下巴黎朝聖,也不要她重演「梗有一間係左近」的迪士尼悲劇。
影
在花都燈城讓我著迷的並不是那高聳的鐵塔,也不是宏偉繁華的凱旋門與大道,是巴黎的現代藝術文化心臟 -- Le Centre national d'art et de culture Geroge Pompidou < http://www.cnac-gp.fr/> (龐比度中心 )。她是在1969年由當時的總統Geroge Pompidou 宣布興建的,在六百多個團隊經過一年的激烈競爭後,由意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和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的設計勝出。但由於設計太過前衛,與當時的巴黎城市面貌非常不一,於是惹來極大的爭議,而規劃則於 1972年開始動工,1977年正式落成。 中心的外觀就如漫畫世界裡的工廠一樣,玻璃外牆被大小色彩不一的喉管和支架所包圍,這是為了讓中心內裡的空間靈活度達至極點。莫說當年巴黎市民不能接受這龐然巨物兀立在高雅的城內,今天她也是站在時代的尖端,讓每個來參觀的人都為她驚訝。說實話她不算絕色漂亮,但卻有種迷人的魅力,讓藝術的氣息從內沁出來,是種與別不同的氣質,是現代藝術的前衛、哲學與與生活相連的親和力。 館內一共分為四大展覽區,一個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兒童展區與書店及咖啡廳,應有盡有。
四大主題展覽,當然叫人目不暇給,我走走停停,寫寫畫畫,一共花了兩個下午才算勉強完成參觀,是說勉強,因為還沒有仔細的去看每件展品,思考和了解更多設計者的意念。展覽,不是單進去看展品的,由踏進去的一刻,就已經是走進了藝術品之中,每分的佈置都是經過設計,光線音效都是細心調配的,如油畫上的每點筆墨,多一點少一分都不行。順步而行,彷彿行進另一個真實又虛無的世界之中,黑墨淚雨的幕頂,伸手不見五指的放映室,不斷重複破壞建造的一刻,蒙頭婦女的嚎哭,污染物下的巴黎實景……
默默寫筆記的我,被身邊帶濃厚美國口音的對話吸引著,「這到底算甚麼藝術?如垃圾一樣的東西,就等於現代藝術啊?哈?」此時我抬頭,看到牆上的一句話:「An artist, philosopher and poet who never saw art as an end in itself, he invites us rather to use his works as spring to awareness. (Robert Fillion 1968) 」對啊,就是叫人看不明白,又算不上美觀,更談不上巧奪天工的手藝,但這不單單是作品一件,是引發思潮的工具。在羅浮宮中,也許可以不理畫後靈魂,單嘆一句漂亮絕倫,但在這裡沒用心去體會那些背後的靈魂思想的話,浮在半空支離破碎的布偶、方格中重複來回走進的白衣人、拍翼想飛的女性下體等等,都只會成為觀者眼中的垃圾。 三星期內五次遊訪龐比度中心,可以的話我還想再來,再次仔細細味每段展覽,抱著課本,與細眼看著人們的靈魂們談多一點,體味多一點藝術、哲學與思想,從課本裡活脫脫走出來的艱深理論,原來可以這麼有趣與感動。離開時回頭看這龐然巨物,的確,她是屬於巴黎的,因為巴黎的自由博愛平等,才容得下她的前衛破格;因為巴黎人對品味與尊重的堅持,才能讓藝術家無所顧忌去發展。遷館別處,只怕她成了他人眼中的垃圾廢物與色情不雅,被無知的人們無情踐踏。這樣的話,我情願每年下巴黎朝聖,也不要她重演「梗有一間係左近」的迪士尼悲劇。
影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